
信息列表
聯系我們

從2003年至今,每年初冬季節柴油短缺屢屢出現。
近來,全國頻現柴油緊缺,北方柴油供應狀況尚可,越往南走越緊張。許多加油站沒有柴油可供,有油的也是限量供應,一輛車只能加100元或者200元的柴油。一些車主為了加油往往要跑很多加油站,排幾個小時的隊。
拉閘限電推高需求
據了解,1~9月份,承擔國內成品油供應大頭的中石化累計生產成品油增長10.4%,其中柴油增長10.8%。
而中石油官網顯示,其直屬煉廠保持滿負荷生產,日均生產成品油26.8萬噸,同比增長2%。截至本月12日,中石油成品油供應量達到333.4萬噸,月環比增長11.8%;其中,柴油增長218.7萬噸,增幅達到7.6%。
顯然,“兩桶油”已經增加柴油供給。
國家發改委經濟體制與管理研究所產業室主任史煒指出,地方政府為完成節能減排任務,突擊拉閘限電,企業為了維持正常的生產用電,只能轉而購買柴油發電,導致柴油使用量非正常猛增。
據了解,根據“十一五”規劃,單位GDP能耗在5年內必須下降20%。但是,近年來,地方政府對GDP盲目追求而導致的高耗能小微企業數量增加過快,減排任務嚴峻。
從9月開始,廣西、廣東、江蘇、浙江等省對部分企業實施強制性拉閘限電。
業內專家解釋稱,柴油可以用來發電、取暖,比起汽油來,柴油效率更高,可以降低石油消耗速度及二氧化碳的排放量,不會產生有毒氣體,比汽油更環保和健康。
財經評論員分析稱,南方經濟總量大過北方,而煤炭產量比北方少,柴油消耗總量自然比北方多。由于柴油性能優越,加之減排任務重,企業被迫不惜重金購買柴油發電機發電,因此柴油的需求大幅上升。
溫州部分地區企業每開工1天,就要停電2~4天。浙江義烏從8月26日開始,全市分片區實行工業用電供兩天限一天的政策。一些企業為不耽誤生產紛紛自行用柴油發電機組發電。
南京某制造企業的負責人稱,企業每個月的實際用電量是15萬千瓦時,但有關部門只給額定用電指標每月6萬千瓦時。不得已之下,該企業只能購買柴油發電機來保障生產用電。
在筆者看來,柴油短缺與突擊拉閘限電,企業轉而購買柴油發電有關,同時來自于煉油部門的問題也很多。
國際原油價格還在80美元上下徘徊,成品油價格已平了歷史新高。假如國際原油重登147美元高點,煉油企業又該如何應對?奇怪的是,現階段煉油廠依然在叫窮。
“現行成品油定價機制對石化企業已照顧有加,人為造成柴油荒的可能性很大。”一位不愿具名的業內人士對記者說。
筆者認為,柴油荒還與電力壟斷、非正常停機整修,以及受南方旱情影響水電發電下降過大有很大關系。
如何破解周期性迷局
如何破解每年如約而至的“柴油荒”,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、能源經濟學家林伯強(微博)向媒體表示,政府要做的就是立刻敦促中石油、中石化加大生產力度,增加供給能力,同時從國外多進口一些柴油投入到市場中去。
業內人士認為,目前國內煉油加工能力充足,要從根本上解決柴油荒,關鍵是提高煉廠的加工積極性,“由各地建立柴油地方儲備,地方將可能在柴油供應充裕時進行采購,有利于提高煉廠積極性。”
商務部日前發布的《關于“十二五”期間石油流通行業發展的指導意見》提出,要培育多元化石油市場投資與經營主體,探索建立柴油地方儲備。
但從《意見》內容看,沒有具體的指引,比如如何給中小企業頒發牌照、油源從哪里來等,操作起來比較困難。迄今未打破成品油市場的壟斷,主要原因在于中小企業拿不到原油,無法真正參與市場競爭。
對此,筆者認為,當前政府應該有步驟地進行能源機制改革,應該選擇一些實力比較好的企業授予進口權,解決中長期的競爭性問題和可持續的問題。
而備受關注的成品油新定價機制也將出臺,調價周期將縮短至10個工作日。業內人士認為,新的定價機制出來后,《石油市場管理條例》勢必有助于避免壟斷、為中小企業提供一個健康有序的國內油品發展平臺,也會對優化資源配置緩解油荒起到一定作用。
有專家認為,在提高煉油量的同時,要對節能減排拉閘限電導致一些企業買柴油發電的問題,進行研究和規范。對這部分用油要建立制度。國家要把電和油等各種能源渠道協同起來,讓節能減排真正落到實處。
您可能會感興趣的信息:
|
|